2025年6月18日,丰泽区“小学科学常规课向AI-STEM教学转型”主题研讨暨省级课题结题活动,在东星实验小学举办,全区科学教师、课题组成员及教育专家参与,共同探索教育创新路径,推动核心素养导向的科学教育改革落地生根。
活动中,课题结题环节备受瞩目。泉州师范学院黄晓冬教授与泉州教育科学研究院叶晋昆老师对张彩琴老师负责的课题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评估。该课题通过“三级研训体系”,构建了“学科内延伸—学科间融合—超学科实践”的课程发展路径。与泉州科技馆共建实践基地,为学校提供跨学科实践载体。历经三年研究,形成了“理论—实践—评价”一体化研究闭环,开发42个跨学科课例,推出《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案例集》,部分课例还通过推广讲座辐射到县市区,推动区域科学教育向素养导向转型,获同行及社会高度认可。
黄晓冬教授带来的“常规课向AI - STEM教学转型”专题讲座,更是一场思想盛宴。他结合AI技术在教育场景的创新应用案例,剖析了AI与STEM教育融合的核心路径、智能工具赋能课堂转型的策略以及未来教育形态的发展趋势,为探索智慧教育新生态提供了前瞻性思路。
叶晋昆老师在点评中肯定了教师进修学校“课题研究—教学实践—教师发展”三位一体的研训模式。针对AI-STEM转型,区教师进修学校梳理“三个聚焦”实践指引,提供《AI - STEM教学实施手册》等研训资源,并给出“单课试点—单元整合—学期规划”的渐进式转型路径。
课题负责人张彩琴老师提出“科学教育转型三步走计划”,即2025年秋建立区域AI - STEM教学资源库,2026年推行“龙头校+成员校”研训共同体模式,2027年构建“科学素养+ AI能力”双维度评价体系,该计划已纳入丰泽区教师进修学校研训发展规划。
此次活动是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总结,也是小学科学教育创新的新起点。未来,我们将以专家建议为指引,优化“科学+”课程体系,探索AI技术与跨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为培养具有科学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图文:张彩琴
编校:伍奕虹
初审:黄瑜娜
复审:陈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