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场教研,三大领域,一场教育革新——记丰泽区幼儿园园际教研活动

2025-06-24

三场教研,三大领域,

一场教育革新

——记丰泽区幼儿园园际教研活动



近日,丰泽区语言、建构、艺术三大园际教研组,分别在丰泽区实验幼儿园、丰泽区第三实验幼儿园和丰泽区泉秀实验幼儿园,借助AI技术开展园际教研活动,描绘童心课堂新图景。


【语言组】

当诗歌与故事遇见AI


6月10日,丰泽区实验幼儿园的语言教研现场诗意流淌。颜丽云老师执教诗歌《晚上》,孩子们言语,AI便将“星空”“萤火虫”化作指尖跃动的光影,抽象的意境瞬间可感可触。谢素琴老师的故事《啊,我生气了》里,用科技手段让孩子们更聚焦故事情节发展,无声地架起共情的桥梁。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中班语言活动《晚上》(诗歌)

执教教师:颜丽云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中班语言活动《啊,我生气了》(故事)

执教教师:谢素琴

语言组教师共同探讨:AI技术如何真正服务于语言核心素养?达成共识是——它应是深化韵律感知与情感共鸣的利器,而非娱乐化的点缀。


【建构组】

在虚拟与现实间搭建立体思维


次日(6月11日),结构组的教研聚焦《跟着福船游名塔》,在三实幼范美蓉老师的组织下,AI海丝航线地图的导入,瞬间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仿佛置身于神秘的航海之旅中;设计船长的AI语音点评,对之前的建构合作进行肯定、表达对本次活动的期待,还能与幼儿就名塔和航行的问题进行简单互动,使活动更具趣味性和真实感 。

中班建构游戏《跟着福船游名塔》

执教教师:范美蓉

老师们清晰地界定着AI的角色:它是高阶思维的激发者,通过抛出“怎么表现比萨斜塔的倾斜,同时保持稳固?”等动态问题链,点燃幼儿自主探究的火花;它也是学习过程的忠实记录者,其生成的行为数据,为教师洞察幼儿建构能力的发展轨迹提供了科学依据


【艺术组】

卸下技术枷锁,让创意自由流淌


6月13日,丰泽区泉秀实验幼儿园的艺术课堂色彩斑斓。郭丽菁老师的手工课《水母娃娃的舞会》上,孩子与豆包互动生成水母动态造型,为后续孩子的创造性表达提供丰富的素材。

中班美术活动《水母娃娃的舞会》(手工)

执教教师:郭丽菁

周子卜老师的《天宫音乐会》上,全息风扇里的哪吒活跃全场、利用AI辅助进行打击乐编排尝试,带给幼儿活动的乐趣又体现幼儿创作的主体。

大班音乐活动《天宫音乐会》(打击乐)

执教教师:周子卜

张雪卿老师在美术欣赏《水墨江南》中,通过高清图片、AR动态视频,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地感受水墨画的意境美和技法特点。

大班美术活动《水墨江南》(欣赏)

执教教师:张雪卿

艺术组的教师们深切感受到:技术赋能于艺术互动,AI的核心价值在于破除技术障碍,幼儿仍需是创作的主体,老师们要把握“技术辅助”而非“技术主导”的尺度。

图片


看见技术的温度



图片



活动尾声,陈秀敏老师以充满温度的话语为这场探索作结:“本轮教研,我们见证了技术如何温暖地融入教育,看到了AI如何让孩子玩得更开心、学得更明白。希望大家在研讨的课堂里体会到,面对新科技,‘敢试'比‘会试'更重要、‘不怕错'的勇气比‘做得对'更有感染力。”鼓励大家带着“为了孩子”的初心,让探索新科技成为丰泽幼教人的“集体行动”。

图片
图片


-END-


图片
图片

图     文 | 区结构、语言、音乐园际教研组

编     辑 | 伍奕虹

初     审 | 陈晓云

终     审 | 庄松辉





阅读87
分享